日前,在福建浦城河滨街道水南社区,社区党委书记施华保正在更新民情黑板。她在“河边清水漫道周边地砖开裂,雨天行走经常溅起污水”一栏的进展情况中,写上“已完成整修”,引得不少居民前来围观。“我们针对居民写上的问题,解决完成后居民满意的,我们就擦掉继续收集下个问题。”水南社区党委书记施华保告诉记者。
走进河滨街道6个社区,显眼位置都能看到这样的“民情黑板”,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粉笔字,记录着居民的一桩桩心头事:路面破损、房屋涉水、菜市场吵闹……而每一个问题的背后,都详细地列着具体的责任人和完成情况。
水南社区本身有一块黑板闲置,某天有个居民因为诉求反映无门,就把自己的诉求“夜间部分路段没有路灯,出行不方便”写在了黑板上。后来真的引起了街道和社区的重视,街道通过加装路灯解决这件事情之后发现,民情小黑板是一种很好的收集民情民意的办法,所以开始在整个街道推广该做法。
依托小小的民情留言板,解决的往往是居民的“大问题”。今年9月,水南社区居民季让珠在黑板上写下了困扰她一年多的“心病”——街道某竹制品厂拖欠她工资5.5万元。农民工欠薪问题是大家关注的重点,街道和社区都高度重视这个问题。很快,河滨街道召集当事双方、司法所、信访办、劳保所进行调解,季让珠由其儿子代理调解。“我母亲没什么文化,又不懂法律,一直不知道要去哪里反映欠薪问题。又怕给我们添麻烦,所以一直也没有把这件事告诉我们。”郑林平告诉自己,后来她看到有居民在小黑板写的问题得到了解决,就先试一下有没有用。经过调解,双方达成一致意见,工厂负责人按照每月5000元分期支付所欠薪资,直至结清。首期5000元欠薪已于2023年4月支付给,预计将于2024年1月30日前还清。“小黑板解决了大问题,也解了我母亲的‘心病’,实在是太感谢街道和社区的干部啦!”
“设置民情黑板,就是为了收集社情民意,提醒我们还有很多工作做,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。”李核告诉记者,小黑板这种形式虽然传统,但却更接地气,更加直观,而且居民写问题时更加有利于保护隐私,看进度却又十分公开透明,每天上班一进门,就能看到这块留言板上居民的“烦心事”,就成了街道、社区干部时时放心不下的“心头事”。据悉,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和反映的问题,除了民情小黑板外,河滨街道还在公众号上开通了收集问题的小程序,收集到的问题也通过小黑板进行公示,方便居民监督。
“凡是‘上榜’的问题,社区牵头日日跟进、逐条‘销号’,通过社区协调、党群议事、汇报上级等方式推动问题解决。”李核说,并不是所有反映的问题都上民情留言板,能现场解决的一般当时就给解决了,不能马上解决的,才“记录在案”,最终解决后只有居民对处理结果满意才能擦掉。(吴丹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