▲ 点击上方 “晓敏青春说 ” → 点击右角“...” → 点选“设为星标 ★ ”
当你想和伴侣去吃一家新开的店,结果他来一句:“这有什么好吃的?”
当你向朋友倾诉工作好辛苦,结果她来一句:“谁工作不辛苦?”
当你向同事请教一个问题,结果他来一句:“我怎么会知道?”
听到这些话的时候,你的心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?
是不是会觉得对方特别讨厌,连好好说话都不会?
明明可以说“不想吃”“想开点”“不知道”。简单明了,也不会让人反感。
却偏偏要用令人难以接受的反问句,一开口就让人忍不住想吵架。
为什么反问容易激怒人,容易引发冲突?
因为在反问句里,带有强烈的情绪。
反问的关键,不在于解决问题,而在于加强语气,表达情绪。
喜欢用反问句的人,很少直接表达自己的不满。
他们通常习惯用“反问”这种比较隐蔽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,从而达到攻击对方的目的。
这种行为,在心理学上,属于“隐形攻击”。
你和孩子说话的时候,会不会也习惯性地变成爱“反问”的一方?
孩子问能不能玩会儿手机?
你明明可以回答:“不可以。”
却偏偏要反问:“你觉得呢?”
孩子向你倾诉学习太累了。
你明明可以好好鼓励他。
却篇篇要反问:“干什么不累?”
“给你说多少遍了?”
“你心里没点儿数吗?”
“这么简单都不会,你还能干些什么?”
“都几点了还不快点?不知道会迟到吗?”
在一个家庭里,如果父母总是这样说话,那么亲子关系多半会很糟糕。
在关系中,习惯反问的一方,是最需要提高对自我情绪的认知的。包括:
“我有什么样的情绪?”
“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?”
“我产生这种情绪的目的是什么?”
这一觉察的过程,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的需求,从而产生改变的动机。
然后就可以试着去做一些情绪表达的练习,可以自己对着镜子,也可以和伴侣一起。
改变一个习惯,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;
但只要你想改变,就什么时候都不晚。
优质好课
免费领取
已添加过晓敏老师助理的家长
可联系任一助理回复关键词“资料”领取
未添加过的家长请扫下方二维码领取
《亲子沟通,青春期父母必修课》
《父母早知道,让孩子远离抑郁》
《青春期网络成瘾10大因子自检表》